2025年7月5-8日,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将在北京市昌平区石油科技交流中心召开。本届大会将全面展现中国创新活力与协同共赢的生态格局,以“创新链-产业链-资本链三链融合,共筑生命科学未来”为主线,聚焦前沿技术、产业生态、资本赋能三大核心,打造政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高端平台,全面覆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,促进多方联动,助力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突破与产业升级。
大会看点
开幕式拟邀请国家相关部委领导、北京市及昌平区党政负责人、生物医药领域知名专家、知名药企及产业链相关负责人参会,通过政策解读、产业报告发布及重大合作签约项目落地等,涵盖我国在创新药研发、高端医疗器械、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,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主论坛将聚焦产业升级,权威发布“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”、“中国医药新锐创新力量”、“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”等系列榜单,围绕当下医药行业的热点话题,通过主题演讲、圆桌对话、案例分享等多元形式,汇聚多方智慧与观点,在思维碰撞中为行业发展探寻新方向、开拓新思路。
支持创新药发展是打造新质生产力、抢占医药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抓手,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进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。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、创新发展不确定增加的背景下,本次研讨会拟围绕中国创新药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系统性探讨,通过梳理新近推出的“全链条支持创新”政策,助力产业深入理解创新药发展内部环境。同时,聚焦关键支撑要素,如核心技术攻关、研发转化效率、人才梯队建设、资本市场赋能等,明晰中国创新药发展现状及机遇挑战,探讨如何进一步释放中国创新药发展潜力,以期共谋战略篇章,激发产业动能。
药品供应保障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药品供应保障工作。2025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和全国药政工作会议对药品供应保障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。闭门会将聚焦药品供应保障现状,围绕重点药品目录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、基层药品联动管理等内容进行研讨,以助力我国药品供应保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。
平稳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的接续工作,是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运行的重要环节。《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》指出,提前梳理既往各批次国采(含接续)将于2025年底协议期满的品种,指定上海、江苏、广东、河南四省以联盟形式统筹开展接续工作。为更好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,研讨会将围绕既往批次接续现状,各联盟接续工作思路与规则设计、接续工作中的主要难点与挑战等话题进行交流讨论。
随着全球生物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,创新型生物制品(如基因治疗、细胞治疗、单克隆抗体、疫苗等)在疾病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。然而,其研发周期长、技术壁垒高、监管要求复杂等特点,导致准入路径面临多重挑战。例如,一方面,以预防用单抗为代表的被动免疫的非疫苗类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;另一方面,同一类生物制品也可能同时兼有预防用和治疗用等多重功能。因此,监管机构在加速审批、优化评价体系、平衡临床风险与患者获益等方面需持续探索。为促进多方协作、推动政策优化与产业实践,会议将聚焦创新型生物制品的临床价值效用发挥、市场准入策略、医保支付平衡等关键问题展开研讨。
今年4月起,美国陆续出台限制政策,加高医药产业的贸易壁垒,推高了我国医药产业跨境贸易成本。同时,供应链的不稳定性,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国医药产业研发、生产及流通各环节的不利影响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医药企业该如何破局?如何制定出海战略和优化路径?如何规避贸易壁垒的不确定性?这些都是国内医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当前,我国医药产业正面临“创新驱动”与“全球化竞争”双重挑战。国家“53号文”明确提出深化审评审批改革,支持创新药械研发与产业化。近年来,国家药监局及药品审评中心在审评审批工作流程、推动新药全球同步研发注册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,但仍存在一些痛点难点问题。本次专题研讨会以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,围绕加速创新药械上市、优化审评工具应用、构建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等议题,探索政策与实践协同赋能医药创新的新路径,旨在汇聚政产学研多方智慧,助力审评审批从“政策导向”向“效能提升”的实质性突破。
当前,全球医药产业正加速向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医药工业的数智化升级。在此背景下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(2025—2030年)》,明确了四大重点任务,提出了五大举措,全方位支持医药工业的数智化转型。然而,与国外相比,我国医药工业在工艺标准化、转型成本和跨领域人才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。本论坛旨在汇聚各方力量,共同探讨数智化转型有效路径,推动政策落地与技术转化,构建跨领域合作生态,打造数智化转型医药领域风向标,以数智化转型助力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建设。
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北京建设“国际一流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”建设,重点围绕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,系统分析北京在基础研究、临床转化和产业化落地各环节的优势与短板,全面提升原创技术供给能力;在产业生态优化与政策突破方面,针对空间承载、人才吸引、资金支持等关键问题,深入研究重点园区空间布局,拓展国际合作空间、提升创新药出海能力,构建更具活力的开放创新生态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。产业园区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载体,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。本次研讨会致力于打造综合、多元、开放的产业园生态交互平台,为地方政府、园区运营、行业企业等提供独特价值的支持和服务,推动知识、技术、资本和人才等资源的有效流动与配置,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本论坛将聚焦政策精准赋能,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条,探讨政策衔接的实质性挑战与创新赋能的可行路径,提升企业原始创新能力。主要内容将涵盖:政策赋能体系,深入解读国家在创新药审评加速、医保支付改革、真实世界数据应用、产业链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政策动向;前沿技术突破,探讨细胞与基因治疗(CGT)、抗体偶联药物(ADC)领域的监管政策趋势;创新生态构建,分析在全球医药创新竞争格局下,中国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。
本论坛将立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阶段,聚焦“创新药物研发、临床转化、产业应用”全生命周期重要环节,构建覆盖靶点发现、分子设计、工艺开发、临床试验、准入策略到商业转化的主题框架。议题包括:研发创新与临床价值重构、转化医学与产业生态建设、药物经济学与市场准入、全球化发展新格局、构建创新药全周期的价值评估模型,完善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发展通道等,加速全球首创药物研发进程。
本论坛邀请全球生物制造领域的专家、企业家和科研机构,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、食品、化妆品、新材料、生物数字融合技术,共同探讨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如生物催化剂设计、原料开发、过程强化、产品工程的研发方向,分享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及生物制造市场机遇与挑战,进一步促进创新交流合作,推动全球健康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,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经济影响力。
罕见病领域长期面临研发动力不足、品种匮乏的问题。随着基因治疗、生物制剂等技术的进步,罕见病药物研发取得一定突破,如何提高可及性、优化支付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是推动儿童及罕见病药物研发的关键。本次论坛将汇聚制药企业、科研机构、临床专家及政策制定者,围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设计、安全性评估、创新技术应用、政策优化及支付体系改革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旨在推动儿童及罕见病药物的研发进程,提升药品可及性,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本论坛将聚焦“数智化革命与医工交叉创新”双轮驱动,构建医疗器械产业全要素创新生态。通过解析智能算法重构研发范式、临床需求牵引技术突破、产业链韧性再造等核心议题,从监管科学、高端器械产业攻坚如手术机器人精准控制、数字孪生仿真建模等技术突破,共同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发展。论坛还将为健康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提供有力支持,加速创新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进程,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。
本论坛聚焦政策赋能、模式创新、技术转化与生态协同,助力其突破国产创新药技术突破,成为全球医药价值链的核心参与者。通过整合政策、资本、技术与行业资源,分享解析中国创新药企多元化出海路径与策略案例分享、合规管理与全球化运营能力建设,以及抱团出海与行业协同方面经验,旨在推动中国创新药从“借船出海”迈向“造船远航”。
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、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核心战略的背景下,青年科学家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,正站在时代前沿,推动着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式发展。他们既是科研领域的“攀登者”,不断突破技术壁垒,也是创新创业的“开拓者”,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青年科学家在创业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,如技术商业化路径不清晰、市场资源对接不畅、跨学科协作机制不足等。如何构建更高效的创新生态,挖掘科学创业的底层逻辑,助力青年科学家在创新生态中找到最佳成长路径,共同探索生物医药产业的新机遇是本次论坛的主旨。
2025 年,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历经资本寒冬考验、集采政策深化推进以及颠覆性技术变革冲击后,站在了结构性调整的全新机遇窗口。国内资本市场日益成熟进一步激发了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活力,推动着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。
昌平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,已成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,形成了"基础研究-临床转化-智能制造-应用场景"的全链条产业生态。在资本市场加速重构、科技持续迭代创新、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的背景下,昌平正成为观察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变革的最佳实践样本。
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医药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,医药“新基建”已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本论坛聚焦医药供应链韧性与智能化升级,围绕关键原辅材料、生物工艺设备、耗材及数字化供应链等核心环节,论坛将邀请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、科研机构及政策专家,分享技术突破与协同创新,智能生产与绿色制造实践,以及政策赋能下的新基建落地路径。同时设置供需对接专场,推动企业间技术合作与资源匹配,助力破解“卡脖子”难题,加速医药供应链从基础支撑向创新驱动的转型。
国内药品市场目前处于增长放缓的平稳期,本论坛旨在聚焦如何在平稳的大环境下寻找药品推广的新动能,展现数据在药品推广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,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变革中培育可持续增长的动能。同时,论坛将讲解大量真实案例,将抽象的战略思维和大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产业解决方案,重构传统营销模式,优化存量、创造增量。
更多精彩论坛更新中敬请期待
]article_adlist--> 会务联系 ]article_adlist-->主办单位: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会务联系:021-62477965、
021-62474272
]article_adlist-->详情请持续关注大会官方微信“医药地理”
]article_adlist-->配先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